水质检测仪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公司动态 > 池塘溶解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溶解氧的适宜范围与缺氧危害)

池塘溶解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溶解氧的适宜范围与缺氧危害)

2025-07-02 10:51:56

池塘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是水产养殖中至关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长和健康。溶解氧的浓度不仅决定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与养殖效益密切相关。

池塘溶解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溶解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大气溶解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自然条件下,大气中的氧气通过水面与水体的接触进入水中,但这一过程在静水中较为有限,尤其是在表层水体中,当溶氧达到饱和状态时,氧气的溶解速度几乎为零。相比之下,水生植物(如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在光照条件下,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水体提供氧气。然而,在夜间或阴天,由于缺乏光照,植物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溶解氧下降。

此外,水体的流动性也会影响溶解氧的分布。水体流动性差时,上下层水体之间的氧气交换不畅,导致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较低。因此,合理配置增氧设备(如增氧机、气泵等)可以有效提高水体的流动性,促进氧气的均匀分布。

溶解氧的适宜范围与缺氧危害

溶解氧的适宜范围因养殖对象和环境条件而异。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一昼夜16小时以上的溶解氧必须大于5 mg/L,而其余任何时候的溶解氧不得低于3 mg/L。对于大多数温水鱼类来说,溶解氧浓度低于3 mg/L时,鱼类会感到压力,生长速度减缓;而当溶解氧浓度低于2 mg/L时,部分鱼类甚至会死亡。长期处于低溶解氧环境中的鱼类,不仅生长缓慢,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热门标签

池塘溶解氧,来源,影响因素,溶解氧,适宜范围,缺氧,危害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溶解氧快速测定仪用途(溶解氧快速测定仪优势特点)

    溶解氧作为衡量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健康的关键指标,其准确快速测定至关重要。溶解氧快速测定仪凭借高效便捷的特性,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水质总氮测定影响因素(总氮的排放标准是多少)

    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的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 泳池水尿素超标的危害(泳池水尿素超标该如何解决)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介绍,游泳池水中尿素的主要来源为汗液,还有部分来源于尿液、唾沫、泪液、鼻涕和口水等人体代谢物。在实际的泳池运营中,不断涌入的泳客会将自身的汗液带入泳池,并且在游泳过程中也会排出汗液,因此游泳池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有尿素。但是之所以会尿素超标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人体在游泳的过程中会出汗,而汗液溶于水中便会对尿素指标产生相关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有的人不讲卫生,在游泳池中小便。...

  • 哪种方法适用高浊度水检测(浊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在浊度的测量方法中,对于高浊度水的测量,散射比浊法(特别是使用90°或135°散射角的方法)是最适用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测量高浊度范围内的水体浊度,并且在高浊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 污水中氨氮的来源(污水氨氮测定方法)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自然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主要以硝酸盐氮(NO3)为主,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体的氨氮叫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铵离子相对基本无毒。国家标准Ⅲ类地面水,非离子氨氮的浓度≤1毫克/升。...

  • 饮用水源水中的蓝绿藻如何应对(蓝绿藻爆发的危害)

    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呈现蓝绿色。蓝藻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绿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绿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甚至由于厌氧生物的活跃导致水体发黑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