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6 14:30:02
水中挥发酚的检测相对于其他的一些物质来说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挥发酚在采集和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及干扰,从而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例如在采集水质样品时要检测是否有游离氯的存在,如果有就需要加入过量硫酸亚铁进行去除,另外采集后还要加入适量的药剂防止微生物对酚类进行生物氧化。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中挥发酚检测采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水样中的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和芳香胺类会干扰挥发酚的测定,大家在采集和检测时一定要注意。
(2)挥发酚的水样一定要在采样后的4小时内完成测定,如果条件不允许,大家可以添加固定剂。每升待检测水样添加2gNaOH,使水样的pH>12,然后在4℃的环境下保存,注意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3)在不确定水样中是否存在氧化剂时,可以通过将水样酸化后滴于碘化钾淀粉试纸上来进行判断,如果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如游离氯)。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排除。
(4)水样中含少量硫化物时,可以用磷酸酸化后,加入适量硫酸铜即可生成硫化铜而被除去。当含量较高时,则应在样品用磷酸酸化后,置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使其生成硫化氢逸出。
(5)当水样中含有油类时,可以将样品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离出浮油后,加粒状氢氧化钠使调节至pH=12-12.5,立即用四氯化碳萃取,弃去四氯化碳层,将经萃取后样品移入烧杯中,于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留的四氯化碳,再用磷酸调节至pH=4。
(6)如水样含挥发性酸时,可使馏出液pH降低,必要时于馏出液中用氨水调至中性后,再加缓冲溶液。
(7)水样中含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可分取适量样品于分液漏斗中,加0.5mol/L硫酸溶液使之呈酸性,分次加入50mL、30mL、30mL乙醚以萃取酚,合并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分次加入4mL、3mL、3mL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使酚类转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合并碱溶液萃取液,移入烧杯中,置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余乙醚,然后用无酚水将碱萃取液稀释到原分取样品的体积。乙醚为低沸点、易燃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使用时要小心,周围3m内应无明火,并在通风柜内操作。室温较高时,样品和乙醚宜先置冰水浴中降温后,再进行萃取操作,每次萃取应尽快地完成。
(8)芳香胺类亦可与4-氮基安替比林产生橙色反应而干扰水质挥发酚的测定。一般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预蒸馏可与之分离,必要时可在pH<0.5的条件下蒸馏,以减小其干扰。
叶绿素是深绿色光合色素的总称,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及藻类当中,而在某些动物体中也发现存在叶绿素,如绿眼虫、部分共生海绵、海蜗牛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叶绿素只包括结构相似的四种类型,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和叶绿素d。虽然各叶绿素之间的结构差异很小,但却导致形成了不同的吸收光谱(见下表 ),并进一步影响含有该种叶绿素生物的生存与进化。...
铜和铁、钙这些一样,算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它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但如果人体内的铜离子太多,是会造成重金属中毒的情况。所以是有个标准量的,我们要控制好量才对身体有益。如果说饮用水中存在大量的铜,摄入到人体之后就会带来伤害,本文简单的来了解下水中铜的来源、危害以及水质监测工作!废水中铜离子的测定方法...
水中余氯指的是总余氯和游离性余氯,其中游离余氯是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消毒剂指标,余氯也是各水厂日常必需检测项目之一。...
碘量法是水质溶解氧检测的常用方法,其检测原理是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
在环境敏感的湖泊、溪流、池塘、市政蓄水池、渔业和孵化场中保护水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水工程师、环保主义者和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将发现溶解氧分析仪可帮助他们轻松、准确和经济地测量溶解氧(DO)水平,以确保他们支持敏感的生态系统,以及市政蓄水和养鱼。地表水的溶解氧值大概是多少(溶解氧仪测定水中溶解氧)溶解氧是自然存...
在水质检测的众多项目中氨氮和总氮非常重要。氨氮指的是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因此氨氮属于无机氮,是总氮的一种;而水质总氮指的是水中所有有机,无机形态氮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