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10:45:25
亚氯酸盐是二氧化氯消毒的特征性副产物,广泛存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和医疗器械中。然而,亚氯酸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例如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和溶血性贫血,并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因此,对水中亚氯酸盐的检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水中亚氯酸盐的限值主要依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其后续修订版本(如GB 5749-2022)的规定。
1.我国现行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的卫生限值为 0.7 mg/L。这一标准在2022年的修订版(GB 5749-2022)中也得到了保留,继续要求亚氯酸盐的限值为 0.7 mg/L 。
2.国际标准对比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亚氯酸盐的临时指导值为 0.7 mg/L,与我国标准一致 。
美国环保局(EPA)对亚氯酸盐的最大允许浓度为 1.0 mg/L,健康指标值为 0.8 mg/L 。
欧盟规定瓶装水中的亚氯酸盐限值为 0.2 mg/L,婴幼儿消费用天然矿泉水中亚氯酸盐限值为 0.1 mg/L 。
俄罗斯和菲律宾的限值为 0.2 mg/L,澳大利亚为 0.3 mg/L 。
3.历史与地方标准
在2001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亚氯酸盐的限值为 0.2 mg/L 。
一些地方标准(如江苏省)在2020年将出厂水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限值设定为 0.5 mg/L,低于国家标准 。
重庆市的检测结果显示,亚氯酸盐的超标率为 5.70%,部分水样甚至超过 0.7 mg/L 的限值 。
4.检测方法与标准
亚氯酸盐的检测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检测限通常在 0.002~0.020 mg/L 之间,具体取决于所采用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
GB/T 5750.10-2023 是我国用于生活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检测的国家标准,要求实验室环境温度控制在 (25±5)℃,样品需在 4℃冷藏 并在 24小时内完成分析 。
余氯又称游离氯,是指以次氯酸(HClO)、次氯酸盐离子(ClO-)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Cl 2)存在的氯;总余氯又称总氯,是指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在水质检测中,余氯和总氯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余氯、总氯的检测方法。...
悬浮物又称为不可滤残渣,是指不能通过孔径为0.45μm滤膜的固体物。地表水中存在悬浮物会使水体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悬浮物多时,还可能造成河道阻塞,所以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因此,在水和废水处理中,测定悬浮物具有特定意义。...
污水中总氮超标,是经常遇见的问题,导致总氮超标的原因有哪些呢,相应的哪些对策,可以解决总氮超标的问题呢,不了解的可以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污水中总氮超标的原因(污水中总氮检测方法)1、氨氮超标参考为什么污水中氨氮含量总是超标,有什么解决办法?2、缺少碳源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去除TN要求的CN比理论为2.86,但...
水中挥发酚的检测相对于其他的一些物质来说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挥发酚在采集和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及干扰,从而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例如在采集水质样品时要检测是否有游离氯的存在,如果有就需要加入过量硫酸亚铁进行去除,另外采集后还要加入适量的药剂防止微生物对酚类进行生物氧化。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中挥发酚检测采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水质重金属铅的快速检测是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任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快速检测方法和设备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
首先,先根据总磷的定义做一下基础了解,总磷(TotalPhosphorus):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那么磷的危害又有哪些呢?我们从磷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来看。水中磷的危害有哪些(为什么要对水质总磷进行检测)首先,磷对人体健康存在的危害,高磷洗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