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4:30:04
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呈现蓝绿色。蓝藻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绿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绿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甚至由于厌氧生物的活跃导致水体发黑发臭。
蓝绿藻爆发对饮用水源水的危害:
1.威胁公共健康;
2.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藻花正在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问题;
3.产生毒素;
4.使饮用水的气味和味道变得十分怪异;
5.减少饮用水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饮用水源水中的蓝绿藻如何应对?
为了防止水源水蓝绿藻爆发影响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提前对水源水水质蓝绿藻进行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检测蓝绿藻的方法主要是细胞计数法,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无法满足源水实时监测预警的要求。采用基于色素的荧光性的蓝绿藻探头,可以快速检测蓝绿藻色素,对水质中潜在的藻花进行识别,可以满足源水蓝绿藻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根据藻花的情况,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1.有效使用杀藻剂
2.有效利用过滤器
3.增加活性炭
为了维护水厂的运行,提高和保证供水水质,国家规定:城市供水厂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关于水源水的规定。应结合各地区的水源水质特点,进行水质监测。环美仪器蓝绿藻分析仪具备测量叶绿素和蓝藻的功能,可以针对水华现象做出有效预警,在地表水、源水领域有很多应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以及各地水司、水厂都可以使用该产品对目标水域(主要是湖泊、水库)进行叶绿素和蓝藻的便携测量。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通过累计对6900多个饮用水源地开展的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2月1日至19日,未发现受疫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情况。其中,对994个饮用水源地开展了余氯监测,7个饮用水源地余氯有检出,但浓度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其他饮用水源地余氯均未检出。饮用水源地常规水...
几十年来,饮用水中重金属砷的污染一直是公认的问题,事实上,它是第一个被管制的饮用水污染物之一。1942年,美国公共卫生署将水中含砷的标准定为50微克/升。1975年,美国环保局将饮用水中的砷纳入安全饮用水法中加以管制,采用了已认可的50微克/升的限制。2001年,美国环保局将砷的限额从50微克/升降低到10微克/升,这一联邦法律最终在2006年开始实施。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型集中式供水砷含量限值为0.01mg/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砷含量限值为0.05mg/L。...
氨氮主要以游离氨(NH₃)和铵离子(NH₄⁺)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其来源广泛,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如化肥、焦化、制药、冶金等)、农田排水等。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繁殖,降低溶解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此外,游离氨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在碱性条件下,其毒性会显著增加。那废水氨氮超标如何处理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锅炉是生产蒸汽和热水的设备,锅炉用水的水质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锅炉用水的水质及水质管理提出一定的要求,把处理后合格的水用作锅炉给水,使锅炉得以安全经济运行,而pH值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锅炉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铅是一种高密度、柔软的蓝灰色金属,具有熔点低、密度大、耐蚀性高、塑性好等特性,且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具有较高的黏性,能够与铁、铝、锰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更为稳定的化学结构,因此,它存在的形式有很多种,而它的毒性也主要取决于形态,其次才是浓度。铅元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一般分为“可溶态”和“颗粒态”。一些2价铅和4价铅离子都是可溶态的,可溶态的铅离子是能够被生物、人直接吸收的,具有的毒性较大,且储积性较强。而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铅则是颗粒形态的。...
铬通常以三价或六价的化合物存在于环境中,含铬化合物的价态决定了它的毒性,一般认为Cr(Ⅵ)的毒性是Cr(Ⅲ)的500 倍,且价态不同,其迁移率和生物可利用率也不同。由于铬对环境和人体的巨大危害,土壤、沉积物、地表水及地下水的铬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