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8 14:40:39
水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的污水处理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水污染问题较为常见。现阶段污水检测除了传统的指标,很多领域和企业已经加入了水质毒性检测。
水生物毒性物质的分类:
1.急性水生毒性和慢性水生毒性
水生毒性物质的毒性分为急性水生毒性[1]和慢性水生毒性。
急性水生毒性(Acute Aquatic Toxicity)是指一种物质对水中短期暴露的生物造成伤害的性质。
慢性水生毒性(Chronic Aquatic Toxicity)是指一种物质在根据生物生命周期确定的水生暴露期间,对水生生物造成有害效应的性质。
2.短期危害和长期危害
根据水生毒性物质危害性分类标准可分为短期危害和长期危害。
短期危害(Short-term Hazard),是指一种化学品的急性毒性对短期暴露于该化学品的水生生物造成的危害。
长期危害(Long-term Hazard),是指一种化学品的慢性毒性对长期暴露于该化学品的水生生物造成的危害。
水体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1. 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监测
利用发光菌体内发光的特性,将发光细菌加入待测水体样本,发光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发光量或发光面积会随之减少,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或发光面积评估水质毒性。
2. 鱼类生物毒性监测
将鱼放入含有毒性的水体内,通过解剖观察其体内细胞,可以直接明了地判断水体污染物质毒性,另外通过对鱼类胚胎的观察可以分析水体中毒性物质的合成方式,从而找到解决水体污染的办法。这种生物毒性监测,不仅能够直观的为人类提供带毒水体的确切资料,还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是何种物质对水体造成了污染,从而第一时间进行人工干预,保障水质安全。目前应用于毒性检测的翘嘴鲌、斑马鱼、双斑东方鲀等。
3. 大型蚤生物毒性监测
大型蚤是国际标准规定的毒性实验生物之一。目前大型蚤主要被用于监测水体中含有的重金属渣,此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废水、工业废水的水体毒性评价,为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器的研究发展提供科学监测数据。
4. 藻类生物毒性监测
利用藻类植物来检测水中含有的毒性物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体毒性检测方法之一。由于藻类生长周期短,繁殖量大,检测成本低,通过显微镜对藻类的细胞进行观察,就能清晰地看到藻类中毒的症状,从这些症状中判断水体含有的有毒物质。藻类的毒性监测数据能为水质生物毒性监测仪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支持,提高了监测仪的监测水平,藻类毒性检测技术也是较为常见的生物毒性检测技术。
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岩石、矿物和土壤等。在水中,二氧化硅主要以游离态(溶解态)和胶体态存在,其溶解度为0.45 kg/L(干燥状态)。水质中的二氧化硅(SiO₂)是水体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浓度和含量对水质安全、生态环境以及工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水中油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石油泄漏以及动植物分解等。水中油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DO),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石油污染会毒害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影响其繁殖,甚至导致某些鱼类绝迹。而且漂浮在水面的油膜阻碍空气与水体界面的气体交换,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同时油类物质在沿岸沉积,沿岸环境恶化。...
医疗废水的余氯标准是多少?国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医疗机构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应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小于0.5mg/L。在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限量中,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是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mg/L。...
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的总磷含量超过0.1mg/L时,就能达到有害程度。近年来水污染的治理是国家一直在关注的重点,单单就磷污染来说的话,如果废水排放的时候做好检测并有效降低总磷含量,就可以做到控制磷污染,因此总磷检测仪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主要介绍一下依据国标《GB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设计的总磷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法多用于水质硬度、酸碱度等参数的检测,一般滴定时溶液本身不会改变,只是颜色会出现改变,检测人员或相关水质检测仪器就能够通过这些颜色来判断,水中所测物质的含量。因此在滴定时溶液与指示剂生成颜色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除此之外在水质滴定检测时的仍有很多操作事项需要注意。水质滴定检测方法(水质滴定检测时的...
相信溶解氧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对于水产养殖户,还是生态环境相关的工作者,溶解氧都是耳熟能详的名词。溶解氧是水质监测的常规五参数之一,凡是涉及到水质监测的总是离不开溶解氧这个参数,目前溶解氧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法和探头原位监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