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仪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资讯 > 地表水检测技术规范(地表水检测要求)

地表水检测技术规范(地表水检测要求)

2025-09-12 11:03:42

地表水检测技术规范主要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该标准是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部分的修订,自 2022 年8月1日起实施。

地表水检测技术规范

1.布点与采样

布点原则:监测断面的布设要能宏观反映流域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等,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等位置,同时要考虑采样活动的可行性、社会经济发展、水文测流断面等因素,以最少的监测断面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数据。

设置方法:河流可布设背景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和河口断面等,如背景断面原则上设置在水系源头,控制断面设置在排污区下游污水与地表水基本混匀处;湖泊和水库通常设置监测垂线,可按水域功能或网格法均匀设置。

采样点的确定:江河、渠道监测断面上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设置,以及湖泊、水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设置都有相应的要求。

采样频次与时间:依据不同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等实际情况确定采样频次,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可按月开展,若有特殊情况可加密监测,上年度内未检出或水质稳定的断面可降低采样频次。

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规定了具体的监测项目,以及针对不同项目相应的分析方法,以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监测数据处理

对地表水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和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地表水的质量状况。

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强调了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校准、试剂质量控制、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等,以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原始记录

对原始记录的内容、格式、填写要求等进行了规定,确保原始记录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地表水监测过程和结果。

地表水检测要求

热门标签

地表水检测,技术,规范,地表水,检测,要求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要检测水质氯化锌含量(水质氯化锌测定仪器哪种好)

    水质氯化锌是指水中氯化锌(ZnCl₂)的含量,其检测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氯化锌是一种无机盐,化学式为ZnCl₂,分子量为136.15,易溶于水,并在水中形成酸性溶液。氯化锌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例如作为催化剂、消毒剂以及纺织和造纸工业中的助剂。...

  • 水质色度检测仪校准维护指南(水质色度检测仪如何操作)

    水的色度,就是水的颜色。一般分为假色(表色)和真色两种情况。假色是由于水中所含的悬浮性物质形成的,故称“表色”。出去悬浮物以后的水便无色了。真色是由于水中的某些溶解性物质、相溶胶体而造成的。真色在净化过程中不容易除掉,有的水具有这两种色度。水质色度检测仪是水质监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水体的色度。...

  • 污水水质化学指标有哪些(污水处理水质检测方法)

    污水水质化学指标有悬浮物、pH、碱度、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有机氮、溶解氧等等。1.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是在必须的标准下,选用必须的氧化剂解决水样时,所耗费的还原剂量。这是表达水里氧化性化学物质是多少的1个指标。水里的氧化性化学物质有各种各样有机化合物、...

  •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水质余氯检测干扰物与消除)

    氯化处理是一种借助氯的强氧化作用,对水中的细菌、藻类等微生物进行非选择性杀灭的水处理技术。随着氯的大量使用,氯及氯化副产物的致毒、致癌效应也日渐受到关注,全球氯排放标准日趋严格,而要对氯排放进行有效监管,就必须对余氯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同时,为实现精准加药,经济、有效地发挥氯的消毒杀菌作用,也同样需要开展水中余氯的分析测定工作。...

  • 水质叶绿素a检测的意义(水体叶绿素a测定常用方法)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色素,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情况。浮游藻类里常见的叶绿素有a、b、c、d四种类型,其中,叶绿素a在一切浮游藻类里大约占有机物干质量的1%~2%,是环境监测中表征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所以常被用于研究地表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同时,叶绿素a也被用来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以及衡量水体水质。...

  • 总氮检测仪校正方式(总氮检测仪维护周期及成本)

    总氮是水中各种形式的无机氮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氨氮、有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随着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总氮检测仪来满足总氮快速检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