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0:45:58
水质氯化锌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实验室和医疗领域。然而,当其进入水体时,可能对水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因此,对水质中氯化锌含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氯化锌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利用锌离子与特定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颜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并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建立吸光度与锌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水样中锌的含量。
水质氯化锌检测中,分光光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处理: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或浓缩,以确保样品中的氯化锌含量在测定范围内。
2.显色反应:在特定的pH条件下(如pH为4.0~5.5的乙酸盐缓冲介质),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该螯合物可被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定量萃取。
3.萃取与分离:将含有锌-双硫腙螯合物的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静置分层后,将四氯化碳层过滤后用于后续测量。
4.吸光度测量:在535 nm波长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使用20 mm光程的比色皿,以纯四氯化碳作参比。
5.校准曲线绘制:从测得的吸光度中扣除试剂空白(零浓度)的吸光度后,绘制吸光度与锌含量的校准曲线。校准曲线应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6.样品测定:将样品测得的吸光度代入校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氯化锌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在水质氯化锌检测中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适用于多种水样和环境监测场景。但是某些金属离子(如铅、铜、汞等)可能对锌的测定产生干扰,需通过掩蔽剂或控制pH值来消除干扰,而且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试剂和操作的准确性。
水的pH值随着所溶解的物质的多少而定,因此pH值能灵敏地指示出水质的变化情况。pH值的变化对生物的繁殖和生存有很大影响,同时还严重影响活性污泥生化作用,即影响处理效果,污水的pH值一般控制在6.5~7之间。ph值测量仪工作原理(ph测定仪的使用方法)水在化学上是中性的,某些水分子自发地按照下式分解:H2O=H++OH-,即分...
总氯测定仪作为水质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水体中的总氯含量,对于保障水质安全、预防污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以下是总氯测定仪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CODcr与CODmn是两种常用的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用于评估水体或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它们的区别在于氧化剂的选择和测定原理。...
水质检测时所用的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原电池中电动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电位法中原电池有两个电极构成。一个指示电极,其电位会随着被测离子的浓度而变化,它能够指示出被测离子的浓度。另一个是参比电极,其电位不受试液组成的变化影响,具有比较恒定的数值。当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共同浸入检测样品所构成的原电池时,...
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的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在水质分析领域,悬浮物包括不溶于水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由于悬浮物的物质成分复杂,中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中悬浮物以浑浊度为指标作了规定。悬浮物测定仪工作原理是传感器上发射器发送的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经过被测物的吸收、反射后仅有一小部分光线能照射到检测器上,透射光的透射率与被测悬浮物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通过量透射光的透射率就可以计算出悬浮物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