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4 14:40:27
余氯又称游离氯,是指以次氯酸(HClO)、次氯酸盐离子(ClO-)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Cl 2)存在的氯;总余氯又称总氯,是指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在水质检测中,余氯和总氯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余氯、总氯的检测方法。
1.DPD比色法
原理:在PH6.2~6.5 条件下,ClO2首先在步与DPD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但出现量只达到其总有效氯含量(相当于把ClO2还原为亚氯酸盐离子)的五分之一。如果水样在含有碘化物的情况下被酸化,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也起反应,当再加入重碳酸盐中和时,由此产生的颜色与ClO2 的总有效氯含量相对应。游离氯的干扰可以通过加入甘氨酸来抑制游离氯,根据是甘氨酸能立即把游离氯转化为氯代氨基醋酸,但对ClO2不发生作用。可以应用于饮用水、污水、废水及工业循环冷却水等余氯、总氯的检测。
2.覆膜电极法
原理:电极浸没在电解液腔中,电解液腔通过多孔亲水膜与水接触。次氯酸通过多孔亲水膜扩散进入电解液腔,在电极表面形成电流,该电流大小取决次氯酸扩散进入电解液腔的速度,而扩散速度与溶液中余氯浓度成正比,测量电流大小可以确定溶液中余氯浓度。 可以应用饮用水、泳池水、工业水等余氯、总氯的检测。
3.恒电压电极法(无膜电极法)
原理:测量和参比电极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势,不同的被测成份在该电势下会产生不同的电流强度。它由两个铂金电极与一个参比电极组成一个微电流测量系统。在测量电极,氯分子或次氯酸根会被消耗掉,所产生的电流强度与水中余氯的浓度有关。 可以应用于自来水、泳池水、污水废水等余氯、总氯的检测。
污水中总氮超标,是经常遇见的问题,导致总氮超标的原因有哪些呢,相应的哪些对策,可以解决总氮超标的问题呢,不了解的可以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污水中总氮超标的原因(污水中总氮检测方法)1、氨氮超标参考为什么污水中氨氮含量总是超标,有什么解决办法?2、缺少碳源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去除TN要求的CN比理论为2.86,但...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准确测定水中COD含量对于监控水体污染、评估水处理效果以及指导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水中COD含量测不住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水处理中,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氨,是反映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想确保水质监测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需要准确测量氨氮含量。...
水中油类项目在采集水样时,为了避免交叉污染,需要配备专用的采样器和采样瓶,采样瓶为茶色500毫升广口玻璃瓶,采样体积为大于500毫升,将水样酸化至pH≦2。水中油检测时水样采集方式是采集距离水平面20cm以下的水,在有特定要求时会将水表面的水 一同采集。...
根据自来水处理工艺要求,水厂的对工艺设备环节繁多,运行参数需要随时调整,以保证整个自来水生产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优化工艺过程,精确控制投药设备的加药量,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自来水厂水质检测设备有哪些(自来水厂水质检测方法)水厂处理工艺自动化在线远程监测保证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对各工艺关键水质参数...
水体中的氨氮是指以氨(NH3)或铵(NH4+)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是各类型氮中危害影响最大的一种形态,是水体受到污染的标志,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氨氮氧化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氨氮中的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对水生生物有较大的毒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氨氮可被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氮,进而分解为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亚硝胺,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同时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为藻类生长提供营养源,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概率。氨氮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