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仪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公司动态 >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氨氮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氨氮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2024-09-14 14:42:55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危害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降低其浓度并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健康。

微信截图_20240904111159_副本.png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急性中毒:氨氮急性中毒时,水生生物会表现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这是因为氨氮能迅速穿透细胞膜,对生物体造成直接毒性作用。

慢性中毒:慢性氨氮中毒则表现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蜕壳不遂、组织损伤等。氨氮通过增加鳃丝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氮还会降低水生生物的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繁殖。

血液功能影响:氨氮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会导致血液pH值上升,抑制多种酶活性,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从而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

氨氮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氨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当水体中的氨氮超标时,会促进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不仅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引发水华等环境问题。

水质恶化:富营养化和氨氮的毒性作用会导致水质逐渐恶化,影响鱼类、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当水质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果养殖水体中的氨氮超标严重,且养殖产品(如鱼、虾等)未经充分处理就进入市场,人们食用后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引发胃肠道疾病等。

针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加强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氨氮等水质参数的监测,及时了解水质状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优化养殖管理:合理投喂饵料,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残饵过多;及时清理池塘中的粪便、残饵等有机物,减少氨氮的产生。

使用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制剂(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促进氨氮的转化和降解,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

换水或增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换水或增氧等方式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换水可以直接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增氧则可以促进氨氮的氧化分解过程。

调整水质:使用化学调节剂(如生石灰、氢氧化钠等)调节水体的pH值和硬度等参数,使水质更适宜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元素来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从而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等营养物质。

微信截图_20240820154619.png

 


热门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