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仪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公司动态 > 余氯检测方法原理(余氯检测方法如何选择)

余氯检测方法原理(余氯检测方法如何选择)

2024-04-11 14:48:16

任何灭菌方式都会在水中留下一定的灭菌残余物,而氯的使用是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之一,所以才有所普及。余氯是指采用氯消毒的水处理过程中,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残留的氯含量。从自来水厂到用户龙头,自来水还需要流经一段很长的管网,因此保证管网水中的余氯含量,也是保证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余氯测定方法分为2类,即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这2类方法的原理均为显色反应,即在酸性溶液中,余氯与某种显色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某种有色化合物,从而检测出余氯含量。

余氯检测方法原理

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采用的显色剂均为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游离性余氯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后,滴定法采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计算游离性余氯的含量,分光光度法则直接使用光度计测定红色化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以定量游离性余氯的含量。当过量碘化钾存在时,化合性余氯可以通过氧化碘化钾生成碘,碘再与游离性余氯一起氧化DPD生成红色化合物,此时的测定值为余氯含量,即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的总含量。

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具有反应迅速、现象明显、生成物较为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目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推荐为余氯测定方法。

余氯检测方法如何选择

比色法具有简单、快速、无需专用仪器等优点,GB 5750.11—2006和DL/T 502.21—2006均将其列为标准方法,但现行的这2项标准采用的显色剂不同。GB 5750.11—2006采用的是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DL/T 502.21—2006采用的是邻联甲苯胺二酸盐(3,3-二氯酸-二甲基联苯胺,DMB)。GB 5750.11—2006在修订前,即在GB 5750.11—1985版中,采用的显色剂与DL/T502.21—2006相同,均为邻联甲苯胺二酸盐,但在2006年版中,由于邻联甲苯胺二酸盐的致癌性逐渐被认识,因此改用四甲基联苯胺。与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相比,比色法仅是一种半定量方法,且多采用目视比色,余氯测量误差相对较大。

热门标签

余氯检测,方法,原理,余氯,检测方法,如何选择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常见的四种BOD测定方法(压差法测定水质BOD的原理)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了使BOD检测数值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经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 COD快速检测仪工作原理(COD快速检测仪使用方法)

    ​CO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比较常用的的COD检测方法主要有回流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其中分光光度法COD快速检测仪克服了滴定分析可能带来的较大的误差,使测定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准确,使用广泛。...

  • 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方法(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红外测油仪是一种基于红外分光光度法的高精度仪器,用于测定水体、土壤、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其使用方法涉及样品处理、仪器预热、参数设置、测量操作及结果分析等多个步骤,以下是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紫外分光光度计功能特点)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原理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量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区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从而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是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水硬度监测的意义(水硬度的测定方法)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水资源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水的硬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对环境监测具有深远的意义。...

  • 手持氨氮检测仪使用方法(手持氨氮检测仪多少钱一台)

    氨氮是污水处理中必须要检测的一个水质参数,但是氨氮检测不仅存在于实验室,很多时候野外及应急情况时都是需要现场水样现取现测的,这就需要用到手持氨氮检测仪。那手持氨氮检测仪该如何操作呢?...